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媒体报道”的博文

【双有机】罗明刚:“有机”凤冈的践行者

罗明刚随手抓起茶园里的一把散土,递给记者: "你闻,它们不仅不臭,还很香。 " 罗明刚是遵义市凤冈县土溪镇大连村的一位茶农,这些土是他用牛粪经过三年以上天然发酵变成的,主要用于种植有机茶。 2002年,凤冈县茶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紧接着,县里提出"差异就是特色"的发展理念,鼓励农民种植有机茶。 凤冈具有悠久的种茶历史,自然条件也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2007年,罗明刚从深圳打工回到家乡,流转了200多亩地种植茶叶,成立了"娄山春"茶叶专业合作社。 虽然对有机茶的概念很模糊,罗明刚还是决定紧跟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走。从种茶之初,罗明刚就坚持了一个信念:要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茶叶,既要它成长,也要它健康。 为了尽快改善土壤,他们想了一个"笨方法",到附近山林收集腐质层,铺到茶园里,经过风吹日晒,变成天然的肥料能改善土壤。 "附近山林里的腐质层都被我们铲光了,大家都嘲笑我们。"回忆当时,罗明刚都忍不住笑起来,眼睛弯成一条线。 申请认证有机茶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前后要历经3年转换期,对土壤、水质、空气、鲜叶等要素进行检测,任何一个指标不达标,认证就通不过。即使通过了认证,此后每一年都要通过严格的复审,才能保住"有机"这个身份。 2013年,罗明刚拿到了第一张有机认证证书。 种出好茶,还要能制出好茶才能真正打开市场。凤冈县传统上只生产绿茶,且工艺成熟,从2008年开始,罗明刚就到处拜师学艺,加上自己勤奋努力,勤于摸索,2010年他制作的茶叶参加全国性比赛,就分别获得了"中绿杯"金奖和"国饮杯"特等奖。是奖励更是鼓励,这更加坚定了罗明刚做好茶的信心。 2012年,凤冈县野鹿盖茶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陈胜建从江苏无锡请来了制茶专家曹坤根,曹坤根制作的红茶堪称一绝,深受市场欢迎,也结束了凤冈县没有红茶的历史。 曹坤根常住的野鹿盖土溪工厂,离罗明刚的茶厂仅有3公里。此后,罗明刚经常去找曹坤根请教。 "第一次请曹老师来试我做的红茶,曹老师看了一眼,一口都没喝。"罗明刚自嘲说:"那个茶汤像酱油一样,既不好看也不好喝。" 曹坤根建议他倒掉,不要卖出去影响茶厂的声誉。曹坤根走后,罗明刚将做好的3...

农信黔行 | 遵义农信:谱好“三部曲” 打好“升级牌” 党建引领金融服务转型工作

      娄山关上,苍山如海,春潮涌动。 娄山关下,各类观光旅游项目次第复苏。 "立足辖内旅游资源,为实现服务无缝对接,我们把支部定位为红色文化旅游主题支部。"贵州遵义农信辖内的汇川农商银行第六党支部书记韦勇介绍。 在该支部所辖支行的支持下,娄山关下的板桥镇,长征主题公园已成为遵义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小镇和红色产业孵化园。 农家乐、乡村旅馆由最初26家发展到600余家,带动2500多人增收致富,为群众创造了2000多万元的年收入。 农业特色产业旅游观光带,让农户"家家有庭院、户户有经营、人人有就业、天天有收入"。 娄山关脚下的群众,在这块"红土地"上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近年来,遵义农信14家行社党委聚焦"如何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通过实施"党建+信用工程""党建+新电工程""党建+风控工程"等模式,谱好"三部曲",打好"升级牌",走出一条党建引领金融服务转型发展之路。 01 谱好"合奏曲" 打好"诚信牌" 土溪是革命老区遵义的第一个信用镇,2009年4月15日挂牌。 四月的土溪石坝,青山绿水好风光。坝上的1380亩百合郁郁葱葱,野鹿盖山上800多亩绿茶掩映在桂花树、油茶树之间…… "野鹿盖在凤冈县这15年的生存发展,靠的是信用和诚心。"贵州野鹿盖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胜健说。 该公司率先尝到了溪镇信用工程带来的甜头,第一家得到授信。它见证了凤冈创建全省第一个农村金融信用县的历程,如今授信额度已增加至500万元,在凤冈农商银行累计贷款3000多万元,茶园种植面积达5000亩。 "这些年来,凤冈农商银行党委与县域乡镇党委探索出了'党委互通、支部互联'的服务模式。" 凤冈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杨文波又一次来到该公司了解复工复产信贷需求,道出了让信用工程升级换代的改革思路。 近几年,遵义农信通过实施"党建+信用工程",在打造信用工程升级版上下足"功夫"。 桐梓农商银行花秋党支部推出了亲情热线、亲情快车、亲情基金、亲情全家福四张...

烟火人间|叶辛:春天的茶讯

 烟火人间     鼎沸市声,陌巷柴米,皆为烟火;稼穑躬耕,翁媪絮语,俱是人间。   光明日报 《烟火人间》 专栏,邀各路名家撰写美文,状山川形胜,叙风土人情,展时代风云,咏人间大爱,用文字触摸人们心中最柔软的部位,为今日多彩中国留下摇曳生姿的剪影。   无论是胸怀山海,与天地共吞吐;抑或见微知著,滴水中见汪洋。无论是穿越时间长河,见证今昔巨变的慷慨浩歌;抑或深入时代肌理,凝望凡人小事的刹那感动;甚或悄然驻足沉吟,觅寻茂岭原隰的细密针脚。 写动,亦写静;是诗,亦是思。    《烟火人间》 栏目,愿为一扇窗口、一面镜子、一泓清泉、一方绿洲,与读者朋友一起,感知生活的热度、光芒与精彩,体察人们的心灵、智慧与梦想,洞鉴时代的生机、气质与深情! 春天的茶讯 作者:叶辛     春天来了,春茶上市,我半个世纪前插队落户的安顺,友人汪海又和往常一样,把春茶寄到了上海。是考虑方便吧,他照例把散发着清香的茶叶,寄到当年和我在同一公社的炳曜那里,炳曜头天收到,第二天就送到了我家里。我当即冲泡了一杯,端起玻璃杯,茶色碧绿生青,茶汤清澄如许,无一丝杂质,缕缕清馨,让我仿佛又回到了知青年代早春时节的山野。 摄影|李红焰   随后几日,黔东南雷公山麓雷山县的熟人,趁来上海出差之际,送来两盒雷山的银球茶。这茶的特点是回味甘爽,喝了还想喝,还想喝。   几乎是同时,梵净山下的白茶、翠芽也寄到了。   如果说往年春天,我收到贵州乡间茶农们寄来的茶都很高兴的话,那么,今年的我,在一一收到友人们寄来的春茶时,分外地、出奇地高兴。   为啥子呢?   只因往年我在答谢他们时,总是不忘提醒和"批评"他们,茶叶很好,我这个和贵州结缘55年的老人,喝来也很有感觉,只是,时令过了,节气不对,你们得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把春茶上市的时间提前、再提前,提到清明节到来之前,提到春雨遍洒下来之前。要做雨前茶,至少做出明前茶来。     江南文人,读书也好,痴坐书房凝思也好,三五知己品茗纵谈也好,讲究个喝茶的时节。 有了清明节之前的春茶,总会兴奋地邀约好友,小聚一番。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作为江南核心地域的上海,更是如此。到了春天,就盼着明前茶上市,馋一口清明之前的春茶喝。   同样是天下闻名的龙井茶,清明前后的价格,相距甚大。出名的狮峰龙井、梅家坞龙井,明前价格最高。而同一地块山坡产出的茶,炒得再香,一过...